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要闻

曹毓民校长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理论文章

探讨地方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方略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 2020-06-10
访问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06月04日刊发了我校曹毓民校长题为《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的务实举措》的文章。文章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发展的机遇和瓶颈,从而提出高职院校新型智库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更强的亲切感、现场感和获得感,因此,高职院校建设新型智库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

  文章结合我校苏州石湖智库的建设经验,从紧抓住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建设智库;主动拓展高职院校建言献策通道;积极汇聚高职院校研究人员力量;着力顺畅智库体制机制日常运行;全力打造高职院校品牌亮点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智库建设的务实举措,提出了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需要举措得当、扬长避短。文章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务实求真,为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建议。

  文章全文如下:

  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的务实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各级党和政府积极支持地方新型智库建设,为高职院校建设新型智库提供了重要机遇。新型智库是地方高职院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生长点。如何顺势而为、乘势作为、成功而为,这对各个地方高职院校建设新型智库提出了挑战性要求,考验智库建设的举措方法能否贴合实际、务实管用。

  准确认识高职院校智库自身优长

  从现实来看,高职院校建设新型智库的积极性很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疑虑。第一是高职院校觉得缺乏构建新型智库的基础和能力,普通高校智库建设的成功经验缺乏可复制性。第二是高职院校觉得新型智库与自身体系建设缺乏有机协同效应,建设新型智库对学校中心工作的提升效果不明显。第三是高职院校觉得很难把握新型智库建设层次,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缺乏配套措施。

  其实,高职院校建设新型智库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这主要在于高职院校新型智库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更强的亲切感、现场感和获得感。

  一是高职院校新型智库虽然缺少宏大叙事,但是与地方更紧密、更亲切,更能讲好地方故事。高职院校新型智库的思维特点更倾向于专业层面,而非学科层面,这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相一致的。高职院校办学突出专业围绕产业建,发展围绕地方转,开门办学、开放办学,与地方接触多、交流多,与地方共成长、同进步。因此高职院校新型智库与地方贴得更近,更习惯于把“说地方话”“讲地方事”当作“说家话”“讲家事”,容易同频共振、相互共鸣。

  二是高职院校新型智库虽然缺少顶层聚焦,但是对“小地方”更关注,更具有“乡土”现场感。高职院校新型智库紧贴地方发展,愿意深入地方的每个角落,关注地方的细节末梢,在细微处寻找学问,在转角处寻找突破。无人问津的“偏僻”和“冷门”,容易忽视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米”,正是地方发展的瓶颈和障碍,正是群众的需求和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新型智库要用力、能用力的研究点、立足点、生存点。

  三是高职院校新型智库能够推动地方建设更精准更细致更持久,让当地各界更有获得感。高职院校新型智库的聚焦点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得越透,高职院校培养地方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能做得越准,学生就业就能更对口、学生家长就能更满意,对地方的人才支撑和产业支撑就能更有力,高职院校办学主体投入才能更积极,社会各方就会进入共生、共赢、共促进的良性循环。

  加强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

  高职院校建设新型智库需要举措得当、扬长避短。笔者结合所在单位建设苏州石湖智库的经历,在高职院校建设新型智库的举措途径上谈点思考与体会。

  一是紧紧抓住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建设智库。说到高校智库,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名牌院校的智库,高职院校相对于名牌高校,在宏观政策支持、人才智力支撑、资金资源实力等方面较弱,建立“高大上”的新型智库确实难度不小。其实,高职院校只有突出自身特点建设智库才能获得生存发展,“高大上”不是高职院校新型智库起始定位,“小而精”才是地方高职院校新型智库的建设目标。高职院校新型智库通过对接所在区域区位特色和需求,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要成功,就要以小见大、以精见长、以质见优。

  二是主动拓展高职院校建言献策通道。从高校的五大职能角度来看,地方高职院校建立的新型智库,应该是为社会服务的科学研究。高职院校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关系更紧密、更直接,根植地方土壤办智库是必由之路。因此,高职院校要主动与地市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政策研究机构对接,要主动与地方党委宣传部、社科联联系,要主动与区县、乡镇、街道互动,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多级一体构建决策咨询信息平台,归纳、整理、分类形成课题指南。高职院校智库要有活干、动起来,及时形成成果送出去、报上去,保持和拓宽建言献策的渠道。

  三是积极汇聚高职院校研究人员力量。创新建立智库学术委员会、咨询委员会,打通高职院校内部学院、系科、专业,联通校内校外、政行校企各类专家,充实专兼职特约研究员队伍,并且不定期开展各类小型的学术研讨会,交流思想、碰撞灵感,逐步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借助各方力量夯实智库研究的理论功底。出台相关课题管理办法及成果奖励规定,鼓励研究人员在新时代重大问题研究上下功夫,提炼关键的科学问题和基础问题,建立研究的理论框架,对地方关心、影响全局的重大问题及时拿出高质量成果,提供实用、管用的政策建议。

  四是着力顺畅智库体制机制日常运行。推动新型智库向现代组织良性发展,是实现高职院校智库建设弯道超车、后发优势的规范之举、制度保障。高职院校可以将智库进行社会登记注册,将智库发展纳入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加以运行,接受民政部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促进合法有效运转。智库登记注册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就要建立章程,配套系统制度,成立理事会对智库的发展方向、规划布局、年度预算等重大事项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进一步完善智库运行机制,对机构建设和培育、项目研究、建设成效考核、成果发布等重要环节进行常态化、制度化管理,确保智库发展规范有序。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确保智库建设与高职院校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推动智库建设与高校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智库成果反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推动智库和学校建设、社会发展等同频共振,齐头并进。

  五是全力打造高职院校品牌亮点。苏州市职业大学于2018年上半年正式成立了苏州石湖智库。作为学校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一校一品”品牌打造的要求和创建一流品质院校战略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以及学校创办高职院校新型智库的创新举措,苏州石湖智库创新打造了“智汇苏州”学术沙龙,聘请国内外在某一领域有深厚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加盟,深入探讨当下苏州社会经济、文化、民生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2020年4月举办了以“战疫献智破难题,精准施策促发展”为主题的沙龙,及时聚焦疫情时期以及后疫情时期苏州经济发展、公共医疗卫生建设以及文旅融合发展等问题。很多专家学者提出的相关建议建言被苏州市委《决策参考》、苏州市政府《调研通报》等收录。

  (作者系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研究员)

  文章链接:http://www.cssn.cn/zk/zk_rdgz/202006/t20200604_5138992.shtml